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即将发射的DART(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或许将成为保护地球防御小行星威胁的模板。
时至今日,科学家已经追踪了地球附近的27000多块太空岩石,尚未发现这样的小行星。然而,行星防御领域的专家们很清楚,在6500万年前,正是这样一个物体导致了大多数恐龙灭绝。他们决心确保人类不会遭遇同样的命运,于是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将任何有威胁的小行星推开,以避免撞上地球。
现在,世界上第一个用于行星防御的航天器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基地待命,准备迎接11月23日的首次发射机会。按照计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即将于北京时间:11月24日下午2点20分发射,将搭载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从加州范登堡太空部队基地发射。DART探测器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抵达一个近地双小行星系统,最终撞击小行星Didymos的小卫星(称为Dimorphos)。如果一切顺利,该探测器将为行星防御提供关于小行星轨道偏转的第一份真实数据。
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人们已经知道小行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也一直想要采取措施来防止未来发生这种情况,也许这是人们心中长久以来就有的一个念头。
让小行星偏转的方法不止一种,而DART任务测试的技术被称为“动能撞击器”(kinetic impactor)。具体而言,就是当你用足够大的物体以足够快的速度直接撞击一颗小行星时,其运行轨道就会改变。首先,这颗小行星会减速,而这意味着它会落向所环绕运行的天体,通过物理学运算可知,小行星在更靠近该天体的轨道上要比在原来的轨道上稍快一些。
确定目标
DART探测器的将把它的全部重量(550千克)撞向小行星Didymos的小卫星Dimorphos。DART任务成员选择该系统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因为它离地球足够远。
DART任务的这个目标确实选得很好。
目前从地球到Didymos的距离为4.836亿公里。但当地球与Didymos各自沿着围绕太阳的轨道运行时,这个距离会在1000万到4.93亿公里之间变化。
科学家认为,这两块太空岩石都是近地小行星中最常见的类型(S-型,一般由硅化物构成,与普通球粒陨石类似)。Didymos宽度约780米,与一座超高层摩天大楼相当;它的小卫星Dimorphos约160米宽,与埃及的大金字塔差不多。
在行星防御专家看来,这种大小的小行星尤其具有研究价值。他们将小行星分为三类,最大的那些宽度超过1000米,可能会造成最大程度的破坏,但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目前,科学家非常自信他们已经找到了大部分这样的小行星,但没有一个会对地球造成威胁。最小的小行星由于体积有限,不会造成太大的破坏;有些甚至在穿越地球大气层就已燃烧殆尽。
处在中间的是宽度超过140米,但又不到1000米的小行星,这也是行星防御专家们最担心的一类。这些小行星比1000米以上的小行星更难发现,但如果其中一颗撞击地球,仍可能造成区域性的灾难事件。Dimorphos的大小刚好在这个范围内。
DART团队还希望瞄准一颗围绕较大小行星运行的小卫星,而不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这一选择部分是为了方便,部分是出于谨慎。首先,DART任务的领导者相信,轻推Dimorphos不会意外导致任何物体撞向地球,使这个团队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恶化。
一颗小行星可能每几年才能绕轨道运行一周,但Dimorphos大约每12小时就会绕Didymos运行一周。DART团队预计,这次撞击可能会使这一周期缩短10分钟左右,与12小时的运行时间相比,这种差别已经相当明显,而且可以更快地记录下来。
DART的观测结果将是首次真实的小行星撞击数据,未来的行星防御者可以将这些数据输入到模型中,得出可以用多大体积航天器,采用多快的速度,才能足以抵御一颗小行星。这正是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航空工程师布伦特·巴比所从事的工作。他负责设计假想的航天器任务,特别是为行星防御领域每两年举行一次的重要会议设计实践场景。
“DART任务的结果将从许多方面,为我们推进行星防御的假想工作提供信息,”布伦特·巴比说,“在未来很多年里,它将影响我们设计行星防御任务的思考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项任务的重要性的确不能被低估。”
是防御还是威胁?
DART任务只是一次针对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场景的演练。如果测试成功,NASA就可以使用同样的技术,将威胁地球的岩石从地球轨道上推开。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有没有一颗小行星会像历史上导致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绝大多数恐龙在此次事件中灭绝——的小行星一样,给地球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好消息是,这是一种可能性非常低的情况,真正大规模的全球事件一定非常罕见,否则我们人类也不会在这里,如果全球灭绝事件经常发生的话,就不可能有人类生命。
但当遇到一些较小规模的撞击时,不一定会造成全球性问题,而是会造成严重的局部灾害。太空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天体,而且这样的撞击事件可能会更频繁地发生。需要明确指出的是,“频繁”其实指的是天文时间尺度上的“频繁”,可能意味着数十万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范围。
这里我们需要了解“近地”的概念。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仍在继续努力,试图填补对地球附近存在什么天体的认知空白。近地天体包括距离地球1.3个天文单位,即1.945亿公里以内的天体。目前,对于地球附近太空中较大的天体(即大小在140米以上的天体),天文学家只了解其中大约30%至40%。
目前一个新的近地天体调查项目已经进入了NASA的初步设计阶段。该任务的目标很简单,基本上就是对地球附近超过140米的天体进行详尽的调查。随着我们对“靠近”地球的物体了解得越多,DART任务将为保护地球提供所需的工具。换言之,DART任务的重要性在于,它将有助于评估在行星防御中有哪些必要的技术。当遭遇小行星威胁时,如果有早已经过演示的技术手段,那建造下一个航天器就会更加容易。
一切都取决于时机
从事行星防御研究的科学家们很快就意识到,我们不可能在发现威胁之前将其转移。对地球上的人们来说,预警时间越多,情况就越有力。
对于DART任务所测试的“动能撞击器”方法,预警时间尤为重要,因为小行星轨道的预期变化是相当小的,小行星需要绕太阳转几个圈之后,才能积累足够的变化,使其最终不会与地球发生碰撞。当你有几十年的预警时间时,动力撞击器就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
有了足够的预警时间,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我们可以发射一艘宇宙飞船侦察危险小行星,并完善偏转任务。
当你有充足的预警时间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更好地看看这个东西是什么样子,从而知道你面对的是什么,你可能不会指望发送到这颗小行星上的第一个东西就能使它偏离。
科学家只能从地球上了解任何一颗小行星,包括它的轨道,以及对其体积的模糊估计,也许对它的形状和组成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最优行星防御任务的设计。这将是非常有用的信息,但对于DART,我们无法提供太多,这实际上可能比获得更长的预警时间更有挑战性。
人的因素
在真实的行星防御场景中,预警时间的一个重要用途将与小行星无关,而是与人类关系更大。无论是否还有时间阻止小行星撞击,国际对话都至关重要。行星防御专家强调,一些国家可能会受到撞击,另一些国家或许能够采取行动阻止撞击,还有一些国家可能会受到附带影响。因此,所有国家都应该参与到地球的防御当中。
但与流行病或气候变化这样的事件不同,对于小行星撞击可能引发的灾难,目前还没有正式的专业国际组织。联合国安理会可能会负责此事,但世界各国间的交流也非常重要。从法律上讲,行星防御尤其棘手,因为一种潜在的偏转技术依赖于核爆炸,而核武器是不允许进入太空的。随着行星防御技术的发展,该领域正变得越来越跨学科,不仅与科学和航天工程有关,还涉及国际法和救灾应急。
是时候发射了
行星防御专家认为,动能撞击器方法只是偏转小行星路径的一种技术。其他选择可能会用到激光、飞船引力牵引或核爆炸等。在必要的时候选择哪一种方法最为合理,将取决于地球拥有的预警时间和小行星的大小。有时,使一颗小行星偏转甚至需要不止一次任务,设计任务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
任何一次发射都需要两个组成部分:火箭和航天器。我们还会采用按需建造的方法吗?还是更愿意采用模块化的建造方式,或者我们能否在整个航天器建造完成后,将它存放在某个仓库或其他地方?这也是一个问题。
同样地,我们也要考虑火箭发射的推力问题。真正有用的是让火箭做好发射的准备,因为这通常无法仓促完成,假设你的时间突然变少:在目前的程序下,要及时准备好发射一枚火箭将会相当困难。
另一方面,如果偏转任务需要进行一系列发射,后勤问题也会成倍增加。出错的风险也是如此。尽管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但行星防御专家们仍需要对此进行评估。
许多噩梦般的场景会出现。例如,小行星发生了部分偏转,但不足以远离地球,它仍在飞向地球,但此时的撞击点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现在我们人为创造了另一个灾难,不同于自然版本的灾难。
我们也可能对小行星的质量估计有误,或者小行星的轨迹没有像预测的那样。当你撞击小行星,而不是将它作为完整的物体使其偏转时,你可能会无意中使它断裂出碎片。这些碎片可能也会对地球造成威胁。
因此,存放在仓库中的航天器最好不止一个,你可能会先发送一个,过后再发送另一个,可能会在几周后到达。根据第一个航天器的情况,在决定是否需要推动它多一点或少一点。
事实上,耗资3.3亿美元的DART任务确实有后续计划。欧洲空间局(ESA)将在2024年发射一台名为“赫拉”(Hera)的航天器,其探测结果将于DART任务之前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让科学家们更详细地了解真正的行星防御任务可能需要考虑的因素。
最新评论
挂了
Teambition网盘,不是阿里云盘。Teambition网盘是阿里Teambition工作套件里面的,听说体验感不太好,我也不清楚
标记一下
良心在海外
RIP
Good it's working now and test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