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JH
网络有趣资源收集分享

春节返乡,我发现了另一个互联网世界

这个春节档,你喜欢《你好,李焕英》,还是《刺杀小说家》?你可能会猜,回答第一个的,来自三四线城市。回答第二个的,来自一二线城市。但这个推论是错的,正确答案是:不管对方看了什么,他大概率来自你不知道的小地方。

中国一二线城市人口占比只有五分之一,2019年三四线城市观影人口比大城市还多5%。

大年初一,那些不去看合家欢电影,而是看奇幻悬疑的小镇青年都是谁?我去过一场,观众集中在中间五排,齐刷刷都是年轻面孔。相比中老年人,那些留在老家的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但又处在相对闭塞的环境。

知乎、豆瓣上,到处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他们点外卖、打网约车、网购iPhone。四五线城市的年轻人,正在用我们想象不到的姿势,挤上互联网的快车。

以下是他们的世界。

胡小燕,26岁,湖北襄阳小店主

“接过母亲二十年的心血,不想让她再操劳了”

三线城市很少有便利店,只有私人承包的烟酒店、副食店。黄底红字招牌、展示商品的玻璃柜、贴着雪糕广告的冰柜,都像是统一装潢的。

初见贾桂芳时,她正蹲在店门口喂猫。猫只有一只鞋那么大,被一根红绳牵在小板凳上,这是为了避免它冲到马路上出意外。她还捡了一只大黄狗,正慵懒地晒着太阳。

猫狗双全,午后暖阳。羡慕么?

二十年前,贾桂芳盘下了市中心一个小店,卖烟酒副食。粗看,店里只摆下了一个柜台,外加一个冰柜。细看,还有一道小门,撩开帘子,锅碗瓢盆齐备,顶上还有块床板——这是她晚上睡觉的地方,床上摆着一个硕大的进货箱。

“地方太小,睡觉的时候再把它搬下来,平时多腾点位置转身。”前面卖货,后面住人,这间加不足20平的商铺,住着贾桂芳和她的女儿胡小燕。扣除房租水电,每月收入正好能维持母女俩的生计。

▲很多烟酒店、夫妻店,都是前面卖货,后面住人。

▲很多烟酒店、夫妻店,都是前面卖货,后面住人。

原本附近有家职业技校,放学的孩子都会买点文具、小吃。前几年学校搬迁,贾桂芳失去了稳定客流。那一年胡小燕高中毕业回家看店,她发现总有一波人,来店里问完价格,打开手机瞎点一通,然后走了。

胡小燕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比价党”。网上商品比店里便宜,消费者自然就不来了。越来越多的人网购,快递包裹如何安放成了问题。不久后,中通、圆通、邮政等公司,陆续派人到当地寻找驿站。胡小燕积极报名,成为整条街最早代收快递的人。

历史在去年下半年重演。小城里出现了一波地推大军。他们在街头巷尾发传单,告诉街坊邻居,上网还能买菜了。这次,胡小燕又主动在网上报了名。

“我妈在这里卖了20年东西,看到小男孩买糖哄暗恋的小女孩,她也觉得开心。”这家臃肿简陋的小店,是母亲的半生。

想守住店,胡小燕没啥办法,还好还能挤上互联网这班快车。她成功了,代收快递和社区团购两项业务,占现在小店收入的三分之二。

现在整条街上,没有一家店只卖货。传统实体店没有消亡,靠快递、卖菜找到新的维持生计的方法。

▲偶然一次机会,胡小燕在拼多多上买到了适合母亲的鞋子。

▲偶然一次机会,胡小燕在拼多多上买到了适合母亲的鞋子。

胡小燕保住了小店,还不够,她想让母亲更开心。

年过半百的贾桂芳一直有些自卑,身材矮小,脚只有33码。有一次,胡小燕带母亲逛商场,试了3个小时都没找到一条合适的裤子,“最后鞋子买的儿童款,裤子母亲自己拿回家,一边剪裁一边叹气”。胡小燕暗自发誓,要让母亲享受新衣新鞋的快乐。

胡小燕偶然在拼多多上,看到有款工厂直发的布鞋销量很高,但也没有33码。她问客服,说可以拍35码,备注33码。原来,这家工厂长期接定制需求,库房有各种尺码备货。没卖,只是因为市场需求少。

“告诉我妈这个技巧后,她也开始刷拼多多了。”胡小燕说。以前贾桂芳抗拒网购,觉得那是“年轻人玩的”,现在她发现网上商品很多,有专为矮小、肥胖人士设计的衣服,可以避免在店里当着别人试穿的尴尬。

前不久,贾桂芳甚至加了一个购物群,里面都是和她一样的“特殊人群”。通过这些人的拼小圈,不费力就能找到满意的衣服。

守住母亲的小店,让她敞开心扉,这是胡小燕送给母亲的礼物。

李同瑞,35岁,江苏连云港工厂老板

“二十年前讨厌读书初中辍学,现在爱学习”

凌晨五点,苏北小镇的鞭炮声还没响起,大洋彼岸的美股已经收盘,进入盘后交易时间,李同瑞这时候起床,开始一天的股票研究。

看美股是远在上海的弟弟教的,因为出入金没办妥,李同瑞还没能上车,但研究股票的习惯却从A股迁移了过来。去年年初A股进入牛市,李同瑞带着几万块“私房钱”跑步进场,先当起了A股股民。

大涨才入场,在老韭菜眼里,这是是典型的新韭菜。

李同瑞却乐在其中,几万块虽然不多,是这几年靠戒烟省下来的私房钱,但每天心惊胆战的股价跳动,直接决定了他下个月是喝二锅头还是赖茅。

钱是最好的动力。

二十年前,李同瑞就讨厌读书,初中没读完就辍学外出打工。现在他不断学习,上雪球、富途看帖,上西瓜、抖音看大V评股。

二十年后,为了保住“酒杯”,他还主动捡起了书。

▲李同瑞平日开车经过的田野小道。

▲李同瑞平日开车经过的田野小道。

在砖瓦墙上印着“手术治羊羔疯”、“XX男科医院”、“酒席一条龙”的小镇街边,都留下了李同瑞学习的身影,从新能源汽车研判,到新冠疫苗概念股分析。

为了搞清什么是长期价值,李同瑞还在拼多多上买了两本厚厚的《股票交易心理分析》、《交易的本质》。

别管在哪,学,就完了。

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不仅让他能走到哪学到哪,还给他的生意推开一道小门缝。

李同瑞一直经营着一家饮料瓶盖模具工厂,生产成本压不下去,十多年了,还停留在自己加几个临时工的规模。

一次在朋友推荐下,李同瑞尝试用拼多多购买模具制作需要使用的顶杆(一种内部连接用的零件),一百根五百多块钱,不仅比原本在本地采购的便宜很多,而且质量稳定、包邮到家。

人家的成本是咋降下来的?第二次购买,李同瑞主动和客服套近乎,一来二去交流多了起来,李同瑞跟商家成了朋友,约定年后去人家的工厂参观学习。

带来便捷的同时,互联网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因为自己经常拿手机看股评,四岁的女孩也学会了操作手机,每天机不离手,为此李同瑞烦恼了好一阵子。

与不少家长严厉指责不同,李同瑞的方法有点“以毒攻毒”:他用手机下载各种儿童学习应用,涂色的,识字的,甚至用备用机把抖音、快手都刷成了教育信息流,女儿照样看得津津有味。

方便,这是李同瑞这两年对互联网最大的感受。

钱亚新,24岁,江苏镇江创业者

“简单的快乐会传染,这是‘摇红包’流行的原因”

按照传统观念,钱亚新并不是个听话当的孩子。两年前省城二本学校毕业后,他没有如父母所愿,考家乡公务员。他想去私企学本事,将来自己创业。但是,钱亚新还没来得及去应聘当地的民企,就接到朋友邀约,做一个本地公众号。

小小的县城,能有多少人看公众号?他听说在云南某县城,有人2014年开始做公众号,涨粉50万。这个账号的定位,一是服务本地,二是给外地的家乡人看。发布内容主要是探店、相亲、招聘等便民信息。

钱亚新是最早一波公众号用户。平时看大象公会、吴晓波频道,还是豆瓣、知乎十年老用户。从他对家乡的调研来看,大家平时看的公众号,除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就是十点读书、视觉志。

公众号红利期已过,当地资讯类市场也已饱和,钱亚新要找新的定位。

靠内容涨粉是不可能的,钱亚新能想到的只有社交。

十年前,他还没有个人微信号,五年前,他所在的亲戚群里,大家都发着心理鸡汤、中老年表情包。不知何时起,群消息中还夹杂了红包、链接、小程序……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砍一刀”和“来给果园浇水”。

钱亚新第一次知道拼多多,还是在2016年,帮朋友完成拼团福利,花五块钱就抽奖能买两斤车厘子。当时他头一个反应就是遇上了骗子。最后没中奖,但五块钱也退回到了账户,他就没当回事。

▲2016年,钱亚新在拼多多上下了第一单。

▲2016年,钱亚新在拼多多上下了第一单。

两年后,在亲友强大的“攻势”下,他再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拼多多上下了一单:15卷加厚款垃圾袋。当时微信零钱不够,还找了朋友小凡代付。收货后,家里人夸他买得好,会过日子。从此钱亚新入了坑,日用百货全从拼多多下单。全家人都开始在拼多多上“过日子”,妈妈买菜刀,爸爸买剃须刀。

今年春节,他开车回老家拜年,遇到许久未见的伙伴英子。对方热情地打招呼,随即陷入没话说的尴尬。“拼多多现金红包已入账”的女声,打破了沉默。钱亚新拿出手机,招呼小英一起摇一摇。连续几次同时摇到红包,他们变得热络起来,坐下来像老朋友一样聊天。

“简单的快乐会传染,这是身边人用拼多多的原因。”钱亚新想到小游戏“合成大西瓜”,流行原因也是一样,都是即时满足的快乐。他决定调整策略,今年也开发一些小游戏,或者在公众号里做一些社交功能,“抓住移动互联网最后一个机会”。

小米,33岁,山东日照家庭主妇

“网购大葱收到种子,但还要在网上买电视冰箱

四线城市的家庭主妇,日子不轻松。

李小米生活在日照,老公从事建筑工作,一年收入十万块左右,她自己在家带娃。生活不算富裕,但也有房有车。外人看来,生活井井有条,只有她自己知道,这耗费了她多少精力。

▲李小米为女儿置办的卡通发饰。

▲李小米为女儿置办的卡通发饰。

李小米的生活围绕两个孩子转:早上做饭,送孩子上学,回家再收拾收拾,下午接孩子放学,晚上辅导孩子写作业。一天看似漫长,很快就过去了,并没有多少个人时间。

“也就下午孩子放学前,能有两小时,就想窝在沙发上,刷刷短视频、给多多果园浇浇水。”李小米说,“也能用这个空隙为家里‘拼单添瓦’,这可比去逛商场省事多了,算上来回开车,至少能省下1小时。”

1小时,她每天惬意时光的一半就省出来了。

作为家中“掌握财权”的女主人,她很清楚什么时候的白菜最便宜,哪家的鸡蛋最新鲜,周几是哪个店的会员日。网上薅羊毛的机会,更不会错过,不光自己买,还号召左邻右舍一起上。

很多人是因为“砍一刀”认识拼多多,她则不然,是因为“拼多多福利社”抽奖活动,反复抽奖参与,玩了一整年。那是2016年,拼多多创办第二年,北上广深出入高级写字楼的白领,很多人还没听过这个产品。

之后,李小米开启了拼单之旅,越南青芒、四川丑柑、儿童发饰、打底裤、口罩、车载充电器……各类水果、儿童用品和日用百货成为了她的拼购“常客”。

网购久了如何避坑,李小米总结了一套独特的流程。以打底裤为例,她会在心里先有一个目标价,低于这个价位太多的不看,然后按搜索结果的默认顺序往下翻,不看商品评价,只看商品说明,含绒量达到她的需求时,收藏,然后再从收藏中挑出性价比最高的。

拼了一百多单,也闹出过笑话。听说今年大葱涨价,她囤了十斤。去快递站点问了好几次,都没找到大葱。后来翻订单,才发现买的是大葱种子。大葱配图上“种子”两个字没留意到。

小商品累积的信任,在今年春节前终于跨过了一千大关。

前段时间装修,李小米上“百亿补贴”买了电视和冰箱,价格比线下商超便宜近600元,省了一个月的伙食开销。

尾声

春节前,北上广的年轻人关心散户大战华尔街,跪求clubhouse邀请码,谈论美国大选、合法代孕。那些在四、五线城市,举起手机摇红包,在网上买菜的年轻人,更关心“粮食和蔬菜”:用了这个,我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吗?

不管在哪上车,先上后上,这趟车都应该开放、普惠,给每个人留一个座位。

赞(0) 打赏
本文链接:信聚合 » 春节返乡,我发现了另一个互联网世界
本文链接: https://xinjh.info/春节返乡,我发现了另一个互联网世界/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